#小品分享
拒絕❌的藝術
2004剛來歐洲的時候,我有點culture shock,覺得哇,他們講話好直接哦!怎麼可以輕鬆的拒絕別人,只要是覺得自己無法幫忙的,都可以很勇敢的說不。而被拒絕的一方,也很自然的看待。
2006結束學業,回到台灣,「前男友」也跟來了。結果,他也有culture shock!他覺得台灣人講話都拐彎抹角好討厭,到底是要表達什麼,且為甚麼台灣人出現笑的表情,卻很多時候並不是開心的表現。
他這一語真是打醒我,原來我們自以爲的「禮貌」,在西方人眼裡反倒是個障礙。他們不喜歡表面功夫,傾向直接的表達想法。法國人在這點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!
不要說公家機關辦事,連服務業也是一樣,只要是不在他們職責範圍的事,通常都會直接拒絕,根本也不管你,反正「那是你的事,不是我的事」。
其實在兩者之間,還是需要平衡。如何拒絕別人,又能不讓對方感到受傷,這真是一輩子的課題。
偏偏在生活中、工作上、常常會碰到別人拜託一些事情,我們常為了別人的拜託,而影響到自己原本該做的事,拖延到時間。剛好也是呼應了上篇的分享,「該做什麼,跟不該做什麼一樣重要」!
其實我們還是可以學習拒絕別人,禮貌並且同理對方的心情,而不是硬梆梆的說不。從今天開始,讓我們勇敢的說不,不要再繼續內傷,勉強自己去做不該/不想做的事!
#圖文不符
#今天帶大寶貝約會看電影
#媽媽很常對小孩說不哈哈